块,自然就是硬块,后来我喝了一碗水再反向运气,蜂巢生蜡就全部被我吐出来了。这就是我平时练的‘八卦行功’中的吐纳之法。好,我们在南京的演出到此结束,现在快收拾好一切,今晚二更天就回归故里!”
当天夜里,刘伯温一家人分别乘三辆马车,夜出东门,于二更天离开了南京。第一辆马车上坐着燕燕和儿子刘璀,及丫环小月和另一个小丫环。第二辆车上坐着管家刘丰,丫环袁凤和袁凤她爹三人,因为袁凤爹感冒发烧,就在车箱里垫上被褥,躺在车箱里。第三辆车是几口箱子,里面装的细软之物。
车到卡子门,上来六个骑马的带刀壮汉,跟在马车后面一起出门,向东南而去。
他们车出南京,没人相送,也无人知晓。相当低调地离开了金陵城。
中午时分,马车经过溧水县,穿越而过,马车队就在白马镇路边一个饭馆里吃了些东西继续前进,这时车队后面又有一辆马车在后面跟着,好像是做生意的。
前面的路面不断往上斜去,因为前面就是茅山。茅山树木成林,杂草丛生,地势险要,是东南入金陵的门户,是京杭旱路必经之路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六个骑在马背上的人中有一个年纪略大些的人,一脸短鬓,面色微黑,身体健壮,他一边骑在马上前进一边吹口哨,同时扯开嗓子吆喝起来:“茅山顶上一片云,要过此山留点神。”
第二个骑马人也接着喝道:“小心驶得万年船,——”
第三个骑马人也高声附和道:“莫把中秋当清明。”
大路弯弯曲曲朝上斜去,走了好一阵,大路弯了一个大弯,来到一个山垭,只见路边立着一块石碑,石碑上刻着雄劲的“茅山”两个大字,路旁还有一个光滑的大石头,他们决定在山垭休息一阵再下山。
生意人的马车也慢慢地跟了上来。为了避免节外生枝,马车又继续前进。前面是下山路,马车飞快地朝山下奔去,马车来到一片松树林边。只见两边松柏交翠,松涛霍霍。大家警觉起来。他们一个个手握刀把剑柄,准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。
这时,从寂静的山林里传来声声鸟叫,常言道:“鸟叫无伏兵”,众人继续前进。
他们走了一阵,出了树林,穿过一片灌木丛又来到第二片松林边的一块开阔地上,前面的松林更大更密,树冠遮天蔽日,地上的松树落叶足有一寸厚,浓郁的松树脂味弥漫着整个树林。
突然一声口哨声,在前面的路边闪出十来个清一色的黑衣人,个个脸上都蒙着黑布。车队中的那个短衣黑汉笑着对其他几个人说道:“嗬,好一群穿着新衣的土匪!”
旁边一个戴毡笠帽的一个人笑着说道:“装束这么整齐,说明主子是个暴发户,很有钱。舍得出血本。兄弟们,我们六人六骑护着马车成一圆圈,等他们前来。”
三个赶马车的也停稳车。抽出刀来也跳下马车,参加到护车行列。
十个歹徒围了上来,也不搭话就开始战斗,局面是一对一,歹徒中一个头目样的人转过身直向马车扑来,他先扑向中间的马车,掀开车帘布,见车厢中躺着一个白发病人,二话不说,就一剑向老人刺去,老人惨叫一声:“啊!”这个头目正要转身,没想到戴毡笠的护卫走上前,一剑将这个小头目刺倒。这时,只听车厢里传来袁凤的呼唤声:“爹!……”
歹徒见头目被刺倒,想冲上来营救,没想到后面的商人马车赶上来,只见马车停在路边,从车厢里钻出一个紫衣人站在车门上,拉开弓,嗖,嗖,嗖!连发三箭,黑衣人就应声躺下三个人。其他六个黑衣人见对方有准备,料难取胜,就转身钻进林子逃跑而去。
袁凤见他爹受伤,忙叫道:“夫人,不好了,我爹受伤了!”
戴毡笠的人走第一辆车边,掀开门帘间燕燕道:“夫人,我是徐辉祖,你和孩子没事吧?”
燕燕征紧张地紧抱着孩子,见辉祖来问,忙回答道:“谢谢小将军,匪徒跑了吗?”
“都跑了,中间马车中有人受伤,那个小头目叫我刺倒了。”辉祖回答道,“十个匪徒跑了六个。”
燕燕听说中间的马车有人受伤,忙把怀里的孩子交给小月,就跳下马车来,走到第二马车门边,问道:“袁凤,谁受伤了?”
“夫人,是我爹受伤了,匪徒刺了我爹一剑,刺在肚子上。”说完就大哭起来。
辉祖上前见剑伤在肚子上,忙从腰里取来药甁向伤口上撒了些药粉,回头对另一个戴毡笠的人说道:“增寿,这里有人受伤,快拿些白布条给我,我给他包扎一下。”
辉祖和增寿都是徐达的儿子,这次弟兄俩和四个亲兵负责沿途护送他们回南田。徐辉祖简单地给袁老爹包扎了一下。
短须黑脸汉子走到车边对徐辉祖说道:“两位少爷,你们快去看一下,这个小头目还没有死,还在呻吟。我不认识,不知是何人。”
燕燕和辉祖两兄弟,来到小头目躺的地方,一个年轻的卫士蹲在地上,把小头目翻过身来,把头放在右手臂上,扯去遮面布,燕燕惊叫一声:
第206章 金蝉脱壳4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